东台海堰疫情最新消息/东台海堰疫情最新消息通知

东台市历史沿革

〖壹〗、东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7年(西汉元狩六年),当时这里是古扬州的海陵县,设立了西溪镇,成为煎盐之地。公元937年(南唐升元元年),海陵监在泰州东北的东台场设立,自此,东台的名字首次载入史册,它因盐业发展成为淮南盐区的重要集散地,宋朝时期,东台又因其众多的盐煎亭灶,被称为“东亭”。

〖贰〗、自汉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西溪盐亭设立开始,东台老政区内的木并茶场、角斜场等十个盐场,合称为历史上著名的“淮南中十场”。到了唐代,盐灶规模逐渐扩大,明代万历年间(1573—1620年),官府改进煎盐工具。

〖叁〗、两汉时期,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刘邦平楚,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。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年),刘邦封刘濞为吴王,建都广陵(今扬州市),东台属吴国,景帝三年(前154年)改吴为江都国后,属江都国。元狩六年(前117年)江都国改为广陵国,属临淮郡海陵县(今泰州),海陵之名始见。

〖肆〗、东台为古扬州辖境,海陵县地。公元前117年(西汉元狩六年)建西溪镇。公元937年(南唐升元元年),海陵监驻“泰州东北之东台场”,东台之名从此见于史籍。东台也得此地利一跃为淮南盐区的食盐集散地。宋时,东台也称“东亭”,因煎盐亭灶林立,多达亿所,故名。

〖伍〗、也有说法为31767平方千米),户籍人口1146万人(2016年末)。气候特征: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水充沛,雨热同季,日照充足。历史沿革: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分泰州东北九场、四乡设置东台县,属扬州府;1987年12月撤县建市(县级),由江苏省直辖,后明确由盐城市领导管理。

〖陆〗、历史沿革:1987年,撤销东台县,设立东台市。

大丰有多少年历史东台多少年历史

追答 大丰历史悠久,成陆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,曾以产盐而名闻遐迩。距今将近2500年历史。东台:西汉时吴王刘濞在今泰州设置海陵仓,用于积贮如皋蟠溪地区所煮海盐。汉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,为“汲海水煮盐”而设西溪盐亭。距今差不多2200年的历史。

大丰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,其人民的祖先以盐业为生。盐民生活艰辛,受到官府和盐商的双重压迫,生活条件恶劣,疾病和饥荒频发(据《两淮盐法志》记载)。这种困苦催生了他们强烈的反抗精神,如在元末明初的张士诚盐民起义中表现明显。

民国年间:张謇、张察在大丰废灶兴垦,开辟广大地区;民国18年,丁溪、小海、草堰诸场行政上均属东台县第九区,白驹、刘庄属兴化县第六区。

东台市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,被誉为中国的“鱼米之乡”,以产盐著称,是淮盐文化的发源地。 盐城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,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,江苏省中部,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。

常丰堰的长度

海岸线40-50公里。串场河发端于修筑海堤。唐大历元年(766年),淮南黜陟使李承主持在楚州、扬州海滨施筑海塘,名捍海堰(又名常丰堰),北起阜宁沟墩,南抵海陵新城(大丰刘庄),长142里。南唐李升、北宋开宝九年(976)王文佑加修常丰堰到小淘浦(今东台安丰)。

唐代大历元年(766),淮南节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实修建了海堤,从楚州高湾延伸至扬州海陵县境,全长142公里,被称为常丰堰。宋代开宝年间(968-976),泰州知事王文佑对海堤进行增修加固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工程逐渐倒塌。

唐大历二年(767年),黜陟使李承任淮南节度判官时亲率民众在海陵以北沙坝上,兴筑一条长约142公里的捍海堰,该堰保护了堤西农田,百姓称之为“常丰堰”,又叫“李堤”。因筑堤取土而挖成的河流,就是串场河最初的复堆河。后常丰堰年久失修,渐失挡潮功用。

范公堤是北宋范仲淹、张纶先后主持修筑的杆海堤堰。早在唐大历年间(766799年),淮南西道黜陟使李 承就已在今江苏省盐城、大丰、东台县境内串场河东 岸修筑捍海堰,长142里(唐1里=0。54km),抵御 海潮,屏护民田、盐灶,名常丰堰。北宋时此堤堰已颓毁不存。

发表评论